简体版| 繁体版
支持IPv6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国资监管信息

梧州市产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2023年社会责任报告

2024-04-16 11:35     来源:市产投集团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梧州市产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市产投集团”)是集投资、融资、建设、开发、运营及管理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产业投资发展集团,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赋予的“争当全市产业发展先导、建立现代企业管理体系”使命和定位,充分利用国有优质资源进行市场投融资,以“文化旅游与商业服务业”“农林茶畜牧业及相关产业投资开发”以及“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及新兴产业投资”为核心主业,支持梧州市经济发展战略,加大改革创新力度,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夯实内控管理基础,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在乡村振兴、环境保护、公益慈善等方面积极作为,充分彰显了国有企业的使命担当。

一、企业概况

市产投集团成立于2018年9月30日,是由市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依法设立的国有独资公司,注册资本30亿元。截止至2023年底,资产总额近83亿元。

市产投集团下属企业有:梧州市文化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梧州市农村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广西梧州六堡茶股份有限公司、广西梧州市广信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梧州市烽明食品加工有限责任公司、梧州市产投建材有限公司、梧州产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广西粤桂国际茶业交易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二、资产规模持续实现大幅稳增

2023年,市产投集团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和梧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超额完成年度预算目标,经营业绩再创新高,为梧州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截至2023年末,市产投集团资产总额82.45亿元,同比增长54.84%;净资产25.51亿元,同比增长18.12%;营业总收入4.37亿元,同比增长19.19%;资产保值增值率为100.66%,所有者权益增值1435.35万元;劳动生产总值7498.05万元,社会贡献总额24542.54万元。

三、聚焦项目提质增效,勇担国企社会责任

(一)着力打造旅游新地标,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市产投集团以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为切入点,紧盯我市十大重点文旅项目抓好落实,加快推进明朝两广总督府和广信森林公园等文旅项目建设,助力我市高质量承办2024 年广西文化旅游发展大会。明朝两广总督府自2023年1月1日预热试运营起,先后举办了“《永乐大典》走读广西”“国风小镇”“梦回大明 粤韵风华耀总府”等系列高品质节庆活动,累计接待游客量超50万人次,助推梧州文旅强势“出圈”。同时邀请了中国社科院、暨南大学、清华大学和上海驴妈妈等教授、专家协助提升文旅元素及运营思路,积极包装策划创建我市第一个国家5A级景区。广信森林公园项目目前已建设花海区、采摘区、植物园及茶科文旅综合体共3500亩,允升塔和广信星空露营地已对外开放,其中,广信星空露营地成为市区唯一一家山顶露营,开业运营后吸引市民游客近万人前往参观游览,推出的围炉煮茶、户外烧烤等深受市民游客喜爱。项目全面建成后,游客可在“城市阳台”,尽揽梧州山、城、江的壮阔美景,在大自然的“林”距离“森”呼吸 。

(二)聚力新能源项目建设,加强梧州市环境保护

市产投集团通过开展梧州市高新区光伏产业园建设项目、梧州分布式光伏项目、共享储能等新能源项目,助力梧州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一是加速推进沐邦高科光伏电池生产基地建设,光伏电池厂房项目已投资约6.5亿元,建设进度完成95%,主厂房已封顶,电池生产区域已交付沐邦公司。项目达产后,年产能规模约为10GW,可实现年节省18万吨标准煤,同时可带动硅片生产、光伏组件、逆变器等相关新能源上下游产业的聚集,拉动运输、服务等关联产业协同发展。二是充分利用我市闲置屋顶资源,优先在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公共机构建筑屋顶推行分布式屋顶光伏项目,该项目建设总规模3亿元,装机量50兆瓦,建成后年新增发电量约6000万千瓦时。目前已签约光伏装机量达到29.3兆瓦,其中烽明公司1.27兆瓦项目已完成并网发电。三是市产投集团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通过增资扩股注入6000万元帮助本土困难企业广西梧州国龙再生资源有限公司解决历史债务的涉案涉诉、融资能力缺失等问题,使其重新恢复融资能力,吸引了新的战略投资者,有望成为梧州一家新的本土上市公司,并有力助推梧州加快构建再生循环产业体系,为保护环境作出更大贡献。四是谋划开展梧州共享式储能电站项目,布局新能源产业配套建设,助力梧州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现代能源体系。

(三)致力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推动资源环境经济协同发展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深挖资源潜力、规范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决策部署,高效推进“净采矿权”出让前期工作。实施项目前期工作9个,现已顺利出让“净采矿权”2宗,出让总资源量约2.5亿吨,实现财政收入9.88亿元,为全市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二是加强河道采砂管理,稳步推进2022-2025年度桂江河砂开采项目,预计可为建材市场提供140万吨天然河砂、河卵石机制砂,保障建材市场价格稳定。三是落实土地整治实施主体责任,目前已实施项目51个,完成入库指标增减挂钩约3632亩,耕地数量约6299亩,水田规模约4093亩,粮食产能约529万公斤,助力全市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经济可持续发展,达到“占一补一、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的目标。同时,通过开展“土整+”项目,有效带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解决当地农民就业问题,助力乡村振兴。

(四)聚焦全产业链发展思维,助推六堡茶产业做大做强

突出国有企业在产业发展的先导作用,以全产业链思维协调推进六堡茶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一产以大棚快速育苗和培育选育扦插技术已经实现量产,保证了六堡茶的品种、品质和产量,并通过标准化建设完善溯源系统,确保六堡茶原料的质量可控。二产建设梧州首家集“传统工艺、现代工艺、非遗工艺”为一体的“茶船古道”数字化智能生产基地,以标准化、数字化生产加工基地为基础,落实工业振兴六堡茶,现项目已进入生产线布置和安装阶段。三产建设梧州六堡茶数字化平台、广西粤桂国际茶业交易中心、梧州六堡茶南宁展示馆、梧州六堡茶城、“茶船古道”旗舰店等,以上项目均已投入运营,有力推动我市六堡茶产业规模化、数字化、集约化发展,促进传统六堡茶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提升梧州六堡茶产品核心竞争力和市场认同度以及梧州区六堡茶区域品牌价值和影响力。

(五)注重环境与民生改善,增强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市产投集团顺应绿色低碳经济发展趋势,持续加强环境管理,协调、平衡生产经营活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打造企业与生态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态势,进一步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一是以“绿色环保”为核心,实施玫瑰湖生态修复工程、入河排污口规范化建设工程、“天地车人”一体化机动车管控平台、高新区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净化工程等多项绿色环保工程,助力提升我市生态环境保护水平。二是项目建设坚持采用“封闭式”施工,通过扬尘防护、边建设边复绿等措施做好项目现场及周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全力打造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三是重点推进烽明肉类加工物流配送基地项目建设,全力以赴稳供给和融入大湾区市场。目前每日可为梧州本地及大湾区市场供应新鲜健康生猪肉品约700头,超90吨,确保百姓“菜篮子”供应充足。四是倡导“绿色办公”和低碳生活,全面推行“移动办公”APP,减少办公用品消耗;积极组织职工参加植树造林、垃圾清理等环保公益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

四、发挥资源优势,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市产投集团作为引领产业发展的领头羊,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充分发挥国企资源优势作用,助力乡村振兴发展。一是持续纾难帮困。统筹落实10万元帮扶岑溪市志明村、蒙山县长坪村及苍梧县山坪村解决办公经费、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短板;支持下属企业六堡茶公司与合作社、茶企共建标准茶园约1.6万亩,与六堡茶山坪村瑶家雪兰六堡茶专业合作社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带动农户增收致富。二是发挥职能支持。做好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轮换交接工作,助力推动村级党组织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年内集团党委带队到帮扶村开展实地调研帮扶特色产业发展7次,为当地经济发展出谋划策。三是强化产业支撑。推广“公司+合作社+农户”经济发展模式,因地制宜积极培育鹰嘴桃、油茶、走地鸡等特色种养项目,年底累计聘请农民工超3000人次,工资支出超60万元,有效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四是加强消费帮扶。通过组织各级工会采购脱贫地区农副产品,实现消费帮扶近43万元。同时,优先采购农户养殖场毛猪约1.5万头,为农户解决毛猪销售问题。

五、健全服务保障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一是岗位增设促稳定就业。精心谋划一批新能源、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大数据等新项目,不断增加就业岗位。通过线上+线下招聘会,全方位多渠道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为一批应届毕业生、社会人士,为稳定就业提供坚实保障。二是工会履责保障合法权益。坚持职工大会民主管理制度,年内召开2次职工大会表决涉及职工利益的制度1项,坚决维护职工参政、议政权利;践行员工关怀,落实职工健康体检和参保广西职工医疗互助保险,为职工健康保驾护航;年内开展“欢乐闹元宵 启航新征程”等逢年过节慰问系列丰富多彩且具有文化特色寓教于乐的活动15次,增强职工荣誉感、归属感和奉献精神。

强化安全生产管理,筑牢安全生产防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原则,不断建立健全安全责任体系,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得到全面落实,大安全、本质安全型企业根基不断筑牢。一是成立集团安全生产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