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概况
公司于2012年10月成立,市人民政府出资、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管的国有独资企业,注册资本300万元。公司从2023年1月18日起,搬迁至梧州市长洲区西堤三路19号国龙财富中心20楼2003室作为办公地址。截止2022年12月末,有职工43名(其中,管理人员20名,退休返聘7名,保洁员14名,小时工2名)。公司成立了支委会(设支部书记1名、支委成员2名)、董事会(董事会成员3名,董事长、董事和职工董事各1名)、监事会(监事会成员5名,不设主席)。公司内 设部门有办公室(党群办)、车辆管理部、物业部、财务部、投资发展部、南宁分公司等。目前,公司以公务车辆租赁服务和物业服务为主业,现有可调配大中小型中巴车、商务车、越野车、SUV、小轿车、皮卡车、纯电动车等中高档车型约300多辆,为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提供优质、安全、舒适的公务租车服务;物业项目服务20多家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服务总面积超20万平方米。
二、经济贡献
公司2022年度完成营业收入1156万元,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106%,固定资产投资额108万元,社会贡献总额365万元。
三、承担政策性任务和业务
坚持以党建为统领,持续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学雷锋精神”、抗疫爱卫“五大清洁行动”活动、文明交通劝导志愿服务等活动共35次,完成志愿者注册15人,注册率80%,服务时长512小时,切实肩负起国有企业的责任担当。
四、疫情防控、助力乡村振兴
(一)疫情防控方面
一是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责任。教育公司职工当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深入细致开展好员工返岗防疫隔离、核酸检测、行踪报备等工作,车辆管理部出车前,进行车辆内外消杀,执行任务过程中,全程佩戴N95口罩,及时对车辆进行清洗、消毒;公司物业各服务项目点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强化人员出入、环境消毒等疫情防控必要措施,确保疫情要防住、发展要安全。二是深化社区“双报到”活动。组织公司全体党员、职工开展“下沉一线·筑牢防线”行动,疫情防控等各项志愿服务,公司党支部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向全体党员吹响抗击疫情的紧急哨,连夜立即启动疫情处置应急预案,服务上级调配协调落实隔离点。据统计,9月7日至9月19日,公司共派出97车次,其中大巴车4车次,中巴2车次,商务车、轿车共91车次,派出驾驶员19人次;公司派出党员、志愿者25人次协助医护人员开展核酸检测工作,协助核酸采集检测8726人次,以实际行动彰显国企担当,推动疫情防控各项任务措施落地见效。
(二)乡村振兴方面
一是助农增收促振兴。加大脱贫地区特色农产品消费采购力度。公司在开展慰问困难党员、慰问退役军人等节日慰问活动,以及发放工会会员节日福利时,优先采购脱贫地区特别是抗疫促销助贫产品作为慰问品、节日福利,据统计,合计花费金额13650元。二是强化帮扶措施。将招聘会布点安排到定点帮扶村开展,向古卯村开展招录工作,提供协管员岗位,解决脱贫户保障就业问题,逐步扩大脱贫户就业面,拓宽就业渠道,巩固脱贫成效。
五、落实安全生产,加强安全管理
一是不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公司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各项制度,并认真贯彻执行。二是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定期组织员工学习上级部门文件精神,促进安全生产和消防管理水平的提高。三是开展各项安全生产和消防专项行动。按照上级要求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和消防检查,不断提高公司的各项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水平。
六、吸纳就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
一是努力扩大和稳定就业岗位。2022年通过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方式,新招办公室(党群办)负责人1名、办公室(党群办)、物业部管理人员各1名、财务人员3名,其中本部会计1名、南宁分公司会计、出纳各1名,逐步壮大了公司的专业管理人才队伍,提高干部队伍综合素质。二是确保职工依法享受社保待遇。及时办理新进员工社会保险,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保障员工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每年组织员工进行一次健康检查。三是加强工会组织建设。维护员工合法权益,享受工会福利,积极开展员工职业教育培训,创造平等发展机会。
七、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一是组织党员干部到公司挂点联系帮扶的龙圩区新地镇古卯村多次开展慰问活动。走访慰问脱贫户、监测户为他们送去节日的问候,并送上大米、花生油、面条等慰问品。二是针对纳入脱贫监测户的3户,积极落实相关帮扶责任,根据返贫致贫原因,积极落实相关针对性举措,切实解决脱贫户的问题与困难。三是派出党员参加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视频会议和业务培训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以乡村振兴为总抓手,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为着力点,进一步增强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以务实、担当、有为的工作作风抓好工作落实,夯实乡村振兴思想基础。
八、加强资源节约、绿色低碳和环境保护